在橙樂傳媒入駐晟耐優之前,楊總就轉發過幾個抖音視頻。視頻中的女主角“霸道總裁”范十足。
這位女“霸道總裁”就是侍萍萍。她其實還是飛揚藝術團團長和輕氧聯合創始人,但是在訪談時她說,她更愿意介紹橙樂傳媒,介紹她在做的抖音號“大萍就醬”。
從9月中旬入駐晟耐優到現在,她的團隊已經有了10個人,大萍就醬的粉絲從最初的5000多增長到現在的248000多(截止到11月11日),并且是線性增長趨勢。
另外,橙樂傳媒簽約了6個抖音達人,其中有4個都是百萬粉絲量。
01抖音式焦慮
信仰技術的張一鳴,對人性和趨勢的把握也是恰到好處。抖音在巨頭們的眼皮底下橫空出世,成長壯大。字節跳動在內容領域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跡。
抖音似乎也敘說了一個事實:只要你有才華,只要你努力并堅持,就有自己的專場。
抖音成就了很多人,在經歷了草莽的內容制作階段,如今的抖音門檻已經在抬高。
對于那些進場的人和在觀望的人來說,抖音已經成為一個讓人有些焦慮的平臺。
內容創作者急切的想從抖音里變現,廣告主急切的想通過抖音讓自己的產品“爆起來”。
侍萍萍說,她們團隊分析過,在無錫,專門做優質內容輸出的公司非常少。
侍萍萍說,自己本身就是做藝術團的,身邊不缺有才華的人,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在做內容方面就有了很大優勢。而她也相信,優質的內容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并成為最終致勝的關鍵。所以,橙樂傳媒的規劃就是“做專業的內容輸出公司”。
為了專注做內容,在侍萍萍的規劃里,前三個月不考慮盈利。
“如果做不出優質的內容,又怎么去說服客戶?”
所以,起碼在初始階段,橙樂傳媒的焦慮不在于盈利,而在于是不是能創作出優質的內容。
02怎樣做優質的抖音內容?
現在人的眼光已經被訓練的很“刁”,內容好或者不好,表演的是不是到位一眼就能看出來。
侍萍萍說,所以買粉刷流量沒有什么意義。而內容夠不夠優質從粉絲數的增長、瀏覽量、點贊量、互動情況就能反映出來。
侍萍萍說,表演者要夠專業,這是起碼的要求。這跟個人天賦有關,也跟長期的訓練有關。有些公司老板讓員工充當演員,拍攝出來的視頻,一看神態、動作就很假。
“并不是誰都能到鏡頭前去表演的。”
侍萍萍說,她們的團隊分工目前已經很精細。比如做編導的就專門做編導,做拍攝剪輯的專門做拍攝剪輯,做運營的就專門做運營。每一個分工都有其專業性,外行只能看到淺顯的一些東西。在侍萍萍看來,每個分工對于優質內容的輸出都很重要。
“我們有時候找一個合適的背景音樂都要找幾個小時,在剪輯的時候也會反復的推敲、優化,每一分每一秒都傾注了工作人員的大量心血。”
有了專業的演員,組建了專業的團隊,重中之重就是內容的運營了。
我們的編導每天會寫幾個劇本,我也會寫幾個劇本,然后大家討論,最終挑選一個出來拍攝。
“拍攝之后,如果整體感覺不好,我們寧愿舍棄。”
從一開始,侍萍萍就對內容的要求很嚴格。
有一次我經過公區的時候聽侍萍萍說:“我每晚刷抖音都刷到很晚,在找感覺。”
她說的那種感覺,不僅僅在于表演的好不好,內容夠不夠優質,還在于觀眾買不買賬。
侍萍萍向我們展示了大萍就醬的抖音號中幾個隱藏的視頻。
侍萍萍說,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制作內容的進步,一些內容不好的視頻都會隱藏掉。
侍萍萍說,內容的發布,和粉絲之間的互動等等就靠運營了,這一點其實也非常重要。
“還好,本來計劃用三個月的時間讓粉絲達到10萬,我說的是真實的粉絲,但是只用一個多月就超過預期了。”
03侍萍萍的抖音商業邏輯
“我們每個月的成本都在五六萬,不可能一直燒錢的,本來計劃三個月后如果粉絲能達到10萬就可以慢慢的接一些廣告或者代運營,現在看來我們可以提前了。”
侍萍萍再次強調內容的重要性:“一些代運營公司甚至自己都沒有去認真的做一個號,就去幫客戶代運營。結果效果不好,客戶覺得受騙,就再也不相信抖音了。這是一錘子買賣。”
“我們會用我們的品質去說服客戶,證明自己,達到最好的效果,建立跟客戶之間的信任。想長期發展,就要建立跟客戶之間的良性循環。”
侍萍萍說,目前她們商業的模式是用自己的賬號幫客戶發布廣告或者代運營。
“當然,除了把控廣告的內容、質量,也會嚴格控制廣告的數量,我們也要建立自己的生態。”
“在代運營方面,我們是希望幫客戶去做一個號,一般是三個月。在這三個月里,我們會努力幫客戶定位方向,讓他們在內容方面有制作的基礎,有自己制作短視頻的能力。如果客戶信任我們,當然也可以是長期的。”
訪談之前,侍萍萍剛剛做了兩個多小時的直播,這是她第一次直播,因為剛剛有個短視屏的播放量達到六百多萬。
雖然開始顯得有點勞累,但是一旦向我們展示她的短視頻,她就神采奕奕。
訪談的最后,侍萍萍再次強調:“我們是一個比較用心的團隊,未來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專業的內容輸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