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晟耐優

0510-85998008
客服QQ:2205243084
郵箱:shengnaiyou@sny999.com
地址:無錫市梁溪區鐘書路99號國金中心23層
【社區訪談】常進:一個文科生運用AI的理科邏輯
我翻看了一下常進的朋友圈:
由于我走在創業這條路上已經很久,所以我是現實理想的追尋者,也許我的勇氣太過謹慎,以致經常觸礁、受到創傷。
但是
正如我一直所說的,我比人們所想象的更為健康,非常健康,也一再地恢復我的健康,所以我的困苦似乎要獲得報償。
這是一個創業者的心聲,追求理想,經受打擊,又不斷進行自我修復。
人們理解這種狀態,但往往只有創業者自己才能有深入靈魂的感受。
接下來的文字,則讓我看到了常進不一樣的地方:
在我前面,似乎看到那個未經發現的廣大園地,這是一個超越所有已被認識的土地和理想的隱藏所,這是一個充滿著美、奇妙、疑問、畏懼和神圣的世界,以致我的好奇心和占有欲達到了最高程度。
雄辯變成了音樂
向著夢想即到的未來發出電光
有詩歌,有哲學,有理性……如果一個人的文字反映一個人的性格。
那么常進該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所以,當我坐在常進的面前,他跟我談論技術的時候,我就忍不住提出了我心中的那個疑問:
“??偟膶I是文科?還是理科?”
“上學的時候我的理科成績不錯,我想,那就學個文科吧!”
學霸讓人仰望,莫過如是!
AI方面的人資邏輯
常進目前在做的,是當下正火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事情。他的切入口是:人力資源。
他們的平臺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接通,這樣就能最快速的對接到最大的人才庫。他們會提前根據人才的意愿對他們進行測評,提前進行相關的培訓,以保證輸出的人才能夠達到企業的要求。
常進說,他們主要面向的是年薪達到6萬以上的相關人才。為了減輕人才就業初期的壓力和保障推薦的人才是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他們會在一年以后根據人才的收入情況收取服務費。
談到跟獵頭之間的區別,常進說:“獵頭往往只是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人才,我們通過系統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接,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前挖掘人才。并且,不管一個人是在職還是離職,只要提供簡歷及意向,我們會進行測評,并根據人才的意愿提前進行定向培訓,等到有崗位需求時,能夠最大程度的使人才和崗位相匹配,縮短人才上崗需要培訓的時間,幫助企業節省人資成本。我們做的,是企業和人才雙贏的一件事情。”
談到跟線上招聘渠道的區別,常進說:“線上招聘渠道只是幫助企業發布招聘信息,我們做的是建設人才的一個系統性工程。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才和企業的無縫對接,幫助人才規劃一個長期的職業路徑。”
在常進看來,目前的人才市場正在發生質的變化,只是一般性人才還沒有感受到,感受最深的可能是用人單位了。按照這個邏輯,常進這是在人才市場變化時期進行提前布局。
常進談到了當下各年齡段人才的生存壓力,以及在時代發展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從中梳理出關聯性,證明當下人才和職業之間不對稱性之間的尷尬。他要做的就是利用AI解決這個痛點。
“互聯網只是進行常識性的信息匹配,不對最終結果負責。所以用人單位還是招不到人,很多人還是找不到匹配的工作。既然是科技時代,就要用發揮科技的力量。”
一個詩人
“我寂寞的時候,媽媽在笑。”
常進的文字,冷峻、信息量大,又帶著詩意,每讀一遍就能品味出不同的滋味兒。
常進主修的專業是新聞,輔修的是人力資源和旅游。因為理科又比較好,就顯得復雜(豐富)。
“很多人說我善變,我回復他們:善變不是我的錯,只是我的本能而已。”
常進說很多人讀不懂他的詩,常進的說法是:“如果您能讀懂我的詩,就好比在高崗上呼吸新鮮的空氣。”
常進的另外一種解釋是,讀不懂他的詩,說明一個人復雜。大道至簡,最快樂的事是最簡單的。簡單的詩用復雜的心去讀,也是讀不懂的。
“我寂寞的時候,媽媽在笑。”后面還有一句“我寂寞的時候,菩薩也寂寞。”
新鞋子
天 昨天今天都是藍的
地 昨天今天都是白的
水溝邊也有花開著
小小的 繁縷的花開著
熙澤也換了輕快的衣裳
一步 兩步 走起來
一步邁出 很得意
笑呀 笑呀 笑聲響
穿著剛買的新鞋子
熙澤, 走 天使來了啊
常進的這首詩,仿佛讓你看到一個孩子的小小快樂,那么生動,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桂花
桂花的香
滿滿一院子
大門口的風
在門邊
進去呢 還是不進去呢
在商量
這是常進在去年桂花飄香的時節發在朋友圈的一首詩。
這個時候,他表現出的堅硬都不存在了,你能感受桂花香中,那一絲猶豫不決。
某一個凌晨,常進在朋友圈中發了一條消息:
最平靜的言語往往是狂飆的先聲;
靜悄悄而來的思想領導了這個世界。
露
跟誰也不要說呀
在早上院子的角落里
花兒落淚哭了的事
如果流言散開來
被蜜蜂聽到
他會像做錯了事一樣
會把花蜜 還回去的吧
一個編劇
兩年前常進就在打磨一個叫《空城》》的劇本:
一個孩子從童年期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的各種人生場景。結婚、生孩子、創業、失敗、再創業、再失敗……內心隨著人生變化而跌宕不定。
劇本寫的,也是常進的人生。他眼中的城是空的,經過不斷的捶打,添加,鍛煉,最終變的充盈。
在談到他學習技術的心路歷程時,常進說:“文科生,要把過程變的美好而不能煩躁。”
為了讓人生的過程變的美好,不僅僅是寫劇本,他還曾在廣電兼職配音,去年就曾主持網絡廣播電視臺的配音。
除了拍電影,他還有兩個夢想:開演唱會,開農莊。
別人眼中復雜的他,也許正在用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最好是回到初衷,更簡單一些。
他的文字很有力量,他的聲音很有力量。技術是他謀生的手段,他也正在讓它發揮力量。
他是一個文科和理科融合的人,所見所聞都經過自己的吸收、處理,加上他談話時聲音能夠迸發出的力量,如果你坐在他面前,你會很容易被他說服。
經常聽人說:誰誰誰真能說?
能說和能說之間有本質的差別。
就像寫詩和寫順口溜之間,不僅僅在文字拿捏上見功力,境界高低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是常進,他在寫劇本,他在導演自己的人生!